踐行社會主義
  核心價值觀
  據新華社電頭髮花白,精神矍鑠,薑伯駒院士在北京大學執教已半個多世紀。他不僅學問做得好,課講得更是受歡迎。授課,他看重因材施教,希望每個人都能體驗成功;育人,他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看到學生成為院士、獲得大獎,他打心裡高興。
  “育人是我的第一職責。”從教幾十年,他一直用這句話鞭策自己。
  1953年,年僅16歲的薑伯駒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數學力學系。在學習期間,他的成績名列前茅,兩次被評為北大三好學生。留校任教後,他有幸成為著名數學家江澤涵先生的助手。從此,薑伯駒堅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——不動點理論和低維拓撲。在當時,國內這個領域還鮮有人問津。
  1964年,薑伯駒在尼爾森數的計算問題上取得突破,他所創立的方法在國外被稱為“薑子群”“薑空間”。1978年以後,他將不動點理論與低維拓撲學結合起來,全面解答了有50年之久的“尼爾森不動點猜測”。1983年,薑伯駒成為當時北大最年輕的教授。
  從青春少年到知名學者,薑伯駒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時也收穫了榮譽:數學學院首任院長,中科院院士、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,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,陳省身數學獎獲得者,華羅庚數學獎獲得者等。
  在他的幫助和影響下,一批青年學生赴美留學深造,並取得了優秀成果。他們中的一些人,如王詩宬、段海豹、周青等已陸續學成回國。王詩宬2005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,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卓有成就.
  薑伯駒院士在北大執教50餘載,一直活躍在教學第一線。他熱愛自己的教師職業。儘管兼職多,社會工作和社會活動繁忙,擔負的研究工作也很重,但他從不因此占用上課的時間。
  數學學院的許多學生說,最令他們感動的是,薑老師身為院士,仍堅持親自批改學生作業。“只有這樣,才能從中找出共性問題,真正瞭解學生的弱項究竟在什麼地方,再來調整改進教學內容。”薑伯駒說,親自批改學生作業,這種習慣他一直堅持了50年。
  北大數學學院教授尤承業做學生時,聽過薑伯駒對一個定理的證明。令他驚訝的是,通常要花兩星期才能講完的課,薑伯駒僅用一次課就講完了,而且思路特別清晰。薑伯駒一向反對照本宣科,他認為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內容融會貫通,還要因材施教,根據學生的情況把自己的體會傳達出來。
  著名數學家、曾師從薑伯駒的王詩宬院士說:“薑先生做事一向認真。上世紀80年代早期,有學生找薑先生請教,沒有聯繫上。薑先生知道後,騎著自行車到學生宿舍找到這個學生。”
  在薑伯駒辦公室的牆上,掛著一塊大黑板,那是為了方便與學生探討問題而掛的。平日里,學生可隨時到薑老師辦公室請教,一起在黑板上塗塗寫寫。
  (原標題:堅持批改作業50年的數學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y89vyds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